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二十一篇:岛民新世代 (第1/1页)
自从「黑cHa0决战」与「马尼拉军演」後,台湾的国际地位扶摇直上。 然而,b战场更深刻的改变,正在岛上的街巷、市场与校园里悄然展开。 都市的繁荣 台北、西部沿海与高雄等地,来自荷兰、日本、甚至葡萄牙的商人开始小心翼翼登岸。 市场里,原本只售卖本地商品,如今多了琉球珍珠、东南亚香料。 百姓们第一次用外币与银钱并存的方式交易,虽有混乱,但也感受到新奇。 年轻人聚在酒馆里议论: 「我们是不是成了世界的中心?」 乡间的改变 在政府推行的粮食自给政策下,稻米增产,让粮食供应不再紧张。 在各地小学,教师讲述的课程不再只有「三民主义」或「历史教科书」,还加入了「我们如今身在1628年的世界」的内容。 孩子们听得目瞪口呆,却也懵懵懂懂地把自己视为「新世界的开拓者」。 百姓的焦虑 然而繁荣背後,也有不安: 能源仍紧缺,常有电力限时供应的情况。 有人担忧若欧洲列强联手,台湾能否承受? 小商人忧心货币混乱,怕被外国银钱欺骗。 学者则开始争论:台湾是否应该g预大明的命运,抑或维持孤立? 对於青年学子而言,这却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: 工程学院挤满想参与「能源开发计画」的学生; 部分青年甚至幻想:「或许我们能带来真正的全球文明,让这个世界提早数百年进步!」 在他们眼里,台湾不只是国家,而是一个改造历史的使命。 结语 普通百姓的生活在矛盾中前行:既有繁荣与骄傲,也有焦虑与未知。 但有一点已成共识: 他们的命运,不再只是跟随世界,而是参与塑造世界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