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最终章 太虚再启?人间之道 (第1/1页)
十年後,太虚医馆早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中医学研究院。 院外的枫树依旧,风拂叶声。 门口那块旧木匾,仍写着四个字—「太虚医馆」。 林呵已白了两鬓。 他坐在诊桌後,翻着一本旧书。那是他当年从古代带回的《太虚气诀》。 书页已泛h,但每一笔仍透着师父的气息。 窗外传来年轻人的笑声 阮晴如今成了副院长,带着新一代学生学习「气医理论」 那群年轻人穿着白袍,却都懂得「望、闻、问、切」的真义。 他们治病,也治心。 林呵看着他们,微微一笑。 太虚的气,终於在这世上活了。 这天,一名中年男子推着轮椅进来。 他神sE憔悴,脸sE发灰,眼神空洞。 林呵抬眼看他,未问先笑:你这不是腿的问题,是心气不行。 男子愣住:医师,我查过无数医院,他们都说神经坏了。 林呵摇头,指着男子的舌头:舌淡白、苔薄腻,脉细而弱。 你不是神经坏,是心气虚、肝血不足,久郁不畅。 你失去的,是‘走的勇气’。 男子怔了怔,眼角泛红。 林呵轻声说:医病,要先医心。气动,腿自然会动。 他取针六枚,刺入「太冲」「曲泉」「神门」诸x, 以气引针,轻推三息。 男子的脚趾微微一颤。 「你看—」林呵笑了,心有气,气有力。 男子的妻子掩面而泣。 这一幕,被学徒们默默记下。 那天他们第一次懂了, 中医的最高境界,不是治身,而是「唤回一个人对生命的信念」 夜深,林呵一人留在诊室。 灯光昏h,窗外风声如叹。 那面古镜,静静地立在书架後。 忽然,镜面泛起一圈微光。 光中浮现一张熟悉的脸—顾延生师父。 他笑得温和:呵儿,你做得很好。 林呵眼眶一热,低声道:师父……我还有许多没做完。 顾延生道:医道无尽,唯心可续。 你修气十年,修心十年,如今该传了。 镜光渐亮,整个诊室仿佛被柔光笼罩。 师父的声音如远雷,却又如春雨: 记住——气者,天地之和;医者,人心之桥。 若世人心乱,医者当静以安之。 太虚不灭,因心不灭。 镜光缓缓散去,只留一句低语 太虚之门,永开於心。 翌日,林呵召集所有弟子。 他站在讲堂前,语气平静:今日起,太虚医馆的医道传承, 由你们继续。气法、药理、针术,皆在於心,不在於我。 阮晴含着泪:老师,那您呢? 林呵微笑:我该回我来的地方——不一定是古代,也不一定是此刻。 只要有需要气的人,我都在。 说完,他将那面古镜安放在桌上。 镜中再次浮光,风轻拂过,他的身影渐淡。 弟子们惊呼:老师! 但林呵已微笑着消失在光中,只留下一句回响 医者,不Si於时代,唯心长存。 多年後,太虚医学院的墙上,挂着一幅画。 画中是一位青年医师,背着药箱,走在山路上。 题字写着: 行医於世,不问古今; 医人於心,不论生Si。 太虚之道,在一息之间。 阮晴成了院长,带着一批新的学生。 每次上课前,她都会对学生说: 你们手里拿的,不是针,不是药,是人的希望。 而当夜深无人时, 那面古镜依然立在角落, 镜中似有微光闪烁—— 彷佛有人,正微笑地看着这个世界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